藥物研發日新月異,類風溼關節炎患者不需再忍受肢體劇痛及關節變形。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陳得源表示,類風濕關節炎由於病因複雜、發炎症狀可能蔓延至全身,造成患者極大痛苦,過去被稱為「不會死的癌症」,但現已有多種療法可供選擇。中山醫大免疫所教授蔡嘉哲指出,目前已有類固醇、非類固醇藥物、免疫調節劑、生物製劑及日前納入健保給付的小分子口服藥,可用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溼關節炎是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慢性發炎,國內約有6萬餘名患者,多為40歲以上的中壯年人,女性患者人數約為男性的3倍。蔡嘉哲表示,一般關節炎患部會發紅、疼痛,但若腫脹狀況超過6週,代表發炎反應很劇烈,切忌等閒視之,應立刻至免疫風濕科就診。
陳得源分析,類風濕關節炎若未及時治療,恐致關節變形,影響開罐頭、切肉、爬樓梯等日常動作,更可能侵犯皮膚、眼睛、血管、神經、肌肉等部位,演變為全身性的疾病。
蔡嘉哲說,臨床上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多先採「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降低患部疼痛,再以「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控制慢性發炎,目前已有3、4種藥物可供選擇,但藥效較慢,無法及時緩和疼痛。症狀較嚴重者,可採低劑量口服類固醇藥物,或在患部注射皮質類固醇以減痛。近10年來的治療趨勢則以各種「生物製劑」為主,特別是臨床上有2至3成患者接受上述傳統療法的效果不佳,目前多以生物製劑治療。
衛福部去年核准小分子口服藥用於類風濕關節炎治療,健保也在日前開始給付。陳得源解釋,現階段強效藥物都是針劑,口服藥對常出差、出國,或排斥打針的患者不啻是另1種選擇,預估國內約有6千位患者受惠,每人每年可節省約40萬元藥費。
蔡嘉哲分析,口服藥與生物製劑作用原理類似,都是透過抑制「細胞激素」分泌以緩和發炎症狀,但生物製劑只抑制單一種發炎物質,口服藥則較「廣效」。而正常體內分泌細胞激素的其中1個目的,是為抵抗細菌等「入侵者」,因此臨床上有部分接受生物製劑或口服藥治療的患者感染肺結核等傳染病,是新藥最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50113-lFEi
留言列表